养德   开智   健体   立美   尚劳
您的当前位置是: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>德育园地 >德育实践 > 兰州一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

兰州一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

发布时间: 2013-03-30   | 来源:本站原创 | 点击数:3875

李占祥

1、引言

1.1价值观及其对学生的作用

价值观是个体人生目的、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。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。人的价值观受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。当今社会,报刊、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、老师、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,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。

学生的价值观是学生在学习、成长、发展过程中,对现实生活各种事物、现象进行评价、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。价值观支配、影响着学生生活、学习的各个方面。一是导向作用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的人生方向。那些被肯定的有价值事物,会激发学生的热情,促其积极创造、获取,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向。二是推动作用。价值观是构成实践活动自觉性的前提,价值观初步形成后,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生活准则坚定不移地行动,形成一定的思想动力。三是潜移默化作用。价值观对行为的长期支配,会使个体的一定行为既出自内心又不带情绪,经常重复和强化,最终养成习惯。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,甚至对整个国家建设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。

1.2价值观和学校教育

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主要的地方,因此也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最主要的地方。学校在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,必须要做好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工作。

而作为教育过程的实施者,教师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,还要充分利用教育的各个环节,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体系,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,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、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。同时,作为教育者,只有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,才能实施正确恰当的教育方式,否则,教育过程就会成为一厢情愿。

1.3价值观研究的目的

当前,兰州一中的学生都是90后,他们积极进取,渴求知识,崇尚科学,但他们都处于成长期,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和稳定的阶段,了解他们的价值观有助于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。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兰州一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现状,以及特殊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观的差异,为今后学校等各方面的教育提出参考意见,以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教育,使之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取向。

2、研究方法

2.1研究过程

设置调查内容,制作问卷,分发调查问卷,回收统计。

共分发255份调查问卷,回收247份,有效问卷243份。

2.2研究对象

兰州一中高一、高二部分班级学生(高一三个班93/份、高二四个班162/份)。

3、兰州一中学生价值观现状

3.1生活态度

对于勤俭节约,有67%的学生认为是“该节约的就节约”,有37.5%的学生认为“.是一种美德,应大力提倡”。有1.8%的学生选择“过时的观念,不合时宜”,有0.9%的学生选择“没想过,反正父母挣的多着呢,想怎么花就怎么花”。

在问到“买东西只认品牌”这一问题时,有63.4%的学生认为“实用就行,无所谓品牌”,有34%的学生是“条件所限,偶尔使用”。有6.3%的学生选择“品牌显示品味、身份”,有2.7%的学生选择“从不使用”。

对于吃苦精神,有83%学生认为“吃苦是种磨练,对以后的成长有好处”,有8.9%的学生选择“只要能吃苦,就一定能成功”,有8%的学生选择“没想过做‘人上人’,所以不用吃‘苦中苦’”,有7.1%的学生选择“现代社会更多依赖运气和关系,与吃不吃苦没太大关系”。

对于“向往的生活方式”这一问题,有64.9%的学生选择“在一定经济能力的基础上,尽可能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”,有23.2%的学生选择“平静稳定的生活”,有10.7%的学生选择“物质极大丰富,可以无尽享乐的生活”,有6.3%的学生选择“把精神生活放在首位”。

对于“用车接送上学”这一问题,有47.3%的学生选择“反正家里有车,接送一下也无妨”,有17%的学生是“家里学校太远”,有8.9%的学生选择“好多学生都车接车送,我也要车接车送”,28.6%的学生选择“没有车,没体验过”。

如何看待金钱,有63%的学生选择“金钱不是万能的,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”,有28.6%的学生选择“钱应该不是万能的,但我爱钱”,有14.3%的学生选择“应该承认,在当今世界钱就是万能的”。

3.2学习态度

对学习的态度,有80.4%的学生认为“可以获得知识,将来在社会上有安身立命之本”,有8%的学生选择“全是家长逼迫,并非我愿”,8%的学生选择“学了也没用,将来打拼的本领是学不来的”,还有1.8%的学生选择“学好数理化,不如有个好爸爸”。

老师的批评,有58%的学生选择“老师合理的批评可以接受,不合理的据理力争”,有28.6%的学生选择“接受,老师批评总是为了学生好”。有4.5%的学生选择“婆婆妈妈的,烦人”,有3.6%的学生选择“无所谓,他批评他的,我行我素”。

在问到“你经常读以下哪些人的书”时,有62.4%的学生选择“韩寒、郭敬明等”,有35.7%的学生选择“村上春树、J·K·罗琳等”,有25.9%的学生选择“网络作家”,有16.1%的学生选择“鲁迅、巴金等”。

3.3对幸福的认识

在问到“你认为哪种人生才算是幸福的”时,有59.8%的学生选择“家庭美满”,有47.3的学生选择“事业成功”,有11.6%的学生选择“锦衣玉食”,有11.6%的学生选择“权力无限”,还有5.4%的学生选择“不求闻达,只求奉献于社会”。

在问到“你觉得现在生活的累不累”时,有36.6%的学生选择“还行,说不出累不累”,有33%的学生选择“挺累的,一天到晚不知道忙什么”,还有17%的学生选择“很累,压力很大”,有13.4%的学生选择“不累,挺充实的”。

对于“目前你最苦恼的事情”这一问题,有52.7%的学生选择“学习成绩”,有35.7%的学生选择“前途迷茫”,有11.6%的学生选择“同学或朋友关系”。

对于“心理负担的主要来源”,有60.7%的学生选择“家长过高的期望”,有23.2%的学生选择“过分严格要求自己”,有13.4%“家长不恰当的教育行为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.4自我评价

对于“如何评价当今的中学生”,有63.4%的学生选择“接受信息多,思想新锐,前卫”,有25%的学生选择“对生活充满信心,对社会充满责任感”,有17.9%的学生选择“都娇生惯养,很难教育”,有8%的学生选择“只求享受,不思进取,是废掉的一代”。

在问到“你认为造成目前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”时,有78%的学生选择综合不恰当的家庭、学校教育和媒体渲染等因素,有10.7%的学生选择“不恰当的媒体渲染”,有9.8%的学生选择“不恰当家庭教育”,有9.8%的学生选择“不恰当的学校教育”。

3.5社会观

在问到“你对当前中国的现状是如何看待的”时,有53.6%的学生选择“总体是好的,但也有很多问题存在”,有36.6%的学生选择“很糟糕,官员贪污腐化,人心冷漠自私”,有14.3%的学生选择“和美国相比,差远了,民主践踏,无人权可言”,有3.6%的学生选择“和谐、欣欣向荣,国泰民安,一派繁荣”。

对于“在车上看到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妇,你让座的态度”,有67%的学生选择“经常让座”,有29.5%的学生选择“有时会”,有2.7%的学生选择“不会,装作没看见”。

4、兰州一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

4.1生活态度

调查发现,绝大多数学生能秉承传统,以节约为主,注重实用,认同吃苦精神。大部分学生对向往生活方式很理性,认识要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,就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作基础。但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勤俭节约已过时,现在提倡显得不合时宜,甚至有个别学生缺乏节约意识。有部分学生在购买东西时注重品牌,认为当今社会运气和关系比吃苦更重要,向往“物质极大丰富,可以无尽享乐的生活”的生活方式。家中有车的学生,绝大多数认为接送一下无妨,甚至有个别学生存在攀比心理。对于金钱,大部分学生意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,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,有少部分学生坦诚爱钱,甚至认为金钱万能。

4.2学习态度

调查发现,绝大多数学生意识到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,为自己将来立足打下基础。但有少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消极,认为学习全是家长逼迫,甚至有学生持“学习无用”的态度。对 老师合理的批评,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,极少数学生持反感或无所谓的态度。调查发现,大部分学生主要阅读韩寒、郭敬明、郑渊洁等年轻一代写作者的文章,其次是当代外国作家,如村上春树、J·K·罗琳等的书籍,还有部分学生喜欢通过网络阅读网络作家的作品。

4.3对幸福的认识

对于幸福感,调查中发现,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家庭美满,占一半以上,其次是事业成功,另有少数人数相近的学生选择锦衣玉食和权力无限。对于目前的生活,感觉还行或不累和感到很累学生各占一半。目前学生最苦恼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学习成绩,其次是感到前途迷茫,另有少数学生是因同学和朋友关系。而学生的心理负担主要来源于家长过高的期望和不恰当的教育行为,另外来自于“过分严格要求自己”。

4.4对自我的评价

调查发现,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当今中学生接受信息多,思想新锐,前卫,对生活充满信心,对社会充满责任感,但有部分学生认为当今中学生都娇生惯养,很难教育,甚至认为他们只求享受,不思进取,是废掉的一代。对于造成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,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由于不恰当的家庭、学校教育和媒体渲染等。值得注意的是排在第二位的是不恰当的媒体渲染。

4.5社会观

调查还发现,对于当前中国的现状,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总体较好,但也存在很多问题,有部分学生则认为很糟糕,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和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相比,无民主、人权可言,很少部分学生认同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国家现状。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日常小事,如公交车让座一事,绝大部分学生有公德心,能经常让座或有时会让座。

5、结论及对策

5.1积极向上是主流,正确看待个性发展。

兰州一中的学生的价值观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,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,能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主张通过努力来取得学习的进步,遵守社会秩序,有很好的社会公德。他们关心国家发展,对当前出现的社会敏感问题极为关注,有很强的爱国情绪。他们紧随时代的步伐,思想新锐、前卫。他们认同当前社会正面的主流思想,并能践行之。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,注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。调查发现,绝大多数学生个体意识很强,注重自身的感受,追求个性的发展。

总体来说,我们不必怀有“九斤老太”式的悲观态度,认为这些90后就是“废掉的一代”。他们都还处于成长阶段,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,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诸多的缺陷。但他们无疑是将来这个社会的主流,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,这也就显示出后天的培养和教育,尤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。

5.2关注特殊群体,多向发展,多元评价。

兰州一中绝大多数学生在体现相近的价值观体系的同时,个别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。在生活态度方面,有些学生注重物质享受,互相攀比,有拜金主义倾向。在学习方面,有些学生态度消极,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。在幸福感方面,有些学生崇尚物质和权力,对于学习则感到前途迷茫。在社会观方面,有些学生由于当前国家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,对国家产生不信任感,乃至个别学生丧失了基本的社会公德心。

当然,这些学生属于少数群体。而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在学习成绩、在校表现方面都不尽如人意,属 老师、家长眼中的“差生”、“学困生”。但不管什么称谓,他们是特殊群体,因此学校在促进学生发展时要立足素质教育,全面发展;在评价时不能一味以成绩为主,而应从不同角度去做出考量。

5.3立足学校主阵地,加强正面引导是关键。

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学生,学校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。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,学校教育要发挥其最主要的功能和作用。因此,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这块主阵地。不同学科可根据自身特点,春风化雨式的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,如要加强政治课等相关科目中有关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内容。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和班级活动等,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的价值观问题要及时正面引导,可树立学生典型,做好垂范。学校在开展各类型的集会、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,要不失时机地穿插有关价值观的教育。同时,学校对各类社团、刊物的活动,要做好思想把关,不能放任自流、任其发展,对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要及时督促纠正。

5.4重视网络等媒介的介入,协调家庭、社会等力量。

调查发现,兰州一中学生的阅读范围已不在传统的经典作家作品,更多的是一些年轻新锐、思想另类的中外作家以及网络作家的作品。这对于价值观正在养成的中学生来说,如果不加以正面引导和教育,他们会断章取义,片面理解,使思想观念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。据了解,兰州一中的学生通过网络等新兴媒介获取信息的现象极为普遍,他们会不加选择地摄取鱼目混杂的信息,并互相传播。调查中有一位学生坦言:“学习成绩是世界上最不重要的东西”,而且指出这种观点是郑渊洁的。这些现象对学校教育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和考验。因此要高度重视网络等媒介对学生价值观的误导和矫枉过正现象。另外,兰州一中的学生大多数父母都事业有成,或为官一方,但个别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,如给孩子灌输金钱万能、权高万事皆易的思想,导致学生价值观扭曲,对人、事、物和社会的态度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偏差。调查中有学生指出:“当今社会,以钱为本。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”并在此话后面注明是自己妈妈所说。这无疑为学校教育增加了很大的难度。很难想像,这些学生在这样的价值观的误导下,如不加以正确引导,将来走向社会如何看待和处理事情,又如何为社会做贡献。因此,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,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所能独立完成的,它更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,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群策群力,通力合作,做好自身应尽的职责,为造就国家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6、后记

6.1调查结果

对于调查结果,除个别学生未认真对待外,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填写选项,故此调查可作为对于兰州一中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的参考资料。

6.2问卷设置

此次问卷时间仓促,本来设置了对于学生人生观的调查,但未能统计完成,还有待下一步继续研究。对于问题的设置也需要进一步完善,予以科学化、条理化。

6.3研究设想

此次调查仅是一次粗浅的尝试,意在总结经验,以便今后拟定更好更科学的调查问卷,为后续调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。


陇ICP备17004814号-1